因特网的发展史 美国互联网发展史

因特网的发展史 美国互联网发展史

美国互联网发展史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采用TCP/IP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6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1986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因特网的发展史

阿帕网的发展史

阿帕网起源于冷战时期1967年~1990年正式关闭,发展史如下:

阿帕网:1967年迫于美苏冷战而诞生,1969年10月29日第一次运行,1990年因无法做到与个别计算机交流而关闭。阿帕网是互联网的先驱,它改变了世界

1970年已具雏形的阿帕网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务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到1971年,随着阿帕网的成功运行,已经有扩充到15个节点。

1973年,由于阿帕网无法做到与其他类计算机交流而催生了一个新的网络协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TCP/IP协议。到了1975年,阿帕网已经接入了100多台主机,并结束了网络实验阶段,移交美国国防部国防通信局正式运行。从此阿帕网不再是实验性独一无二的了,美国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么此时,比美国更早发射卫星的苏联在做什么?互联网为什么没有在苏联诞生?

阿帕网的诞生是由于美苏冷战,美国对苏联发射卫星的恐惧。那么技术上比美国更领先一筹的前苏联为什么没有诞生互联网呢?资金问题,军用网络与民用网络的隔绝,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等等,苏联互联网的失败和当今互联网的难以为继有着相同的原因。

美国的阿帕网由美国政府出动资金,国防部负责筹建,在各个大学进行研究。据统计,当时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70%的研究经费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赞助。而苏联呢,提出此方案的人(基洛夫)已经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开除了军籍。他们认为军方不该将资源与国民计划经济共享。1962年格卢什科夫提出了全境自动化系统(OGAS),即基于已有和即将新建的电话网线建立实时和远程的国家计算机网络。然而,此项目颇为烧钱,又在短期之内看不到回报。各怀鬼胎的部长,跟风而动的官僚,紧张的工厂管理者,困惑的工人甚至其他的经济改革者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反对OGAS,使其失去了国家的资金支持和监督,从而胎死腹中。

苏联没有互联网的这一结果不是因为他太僵化或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而是因为他太短视,在实践中过于浮躁,其中每个人只考虑自己。

和苏联军方的敝帚自珍不同,美国在1983年将阿帕网分成两部分:用于军方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阿帕网。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美国将阿帕网用于民间主要用于窃取他国的军事机密。

1985年TCP/IP协议取得重大突破,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当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在线服务兴起后,阿帕网的作用被大大消弱了,从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9年阿帕网系统关闭,1990年正式退役

因特网的发展史

腾讯发展史

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TIM或腾讯QQ)。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到2002年,腾讯QQ的用户群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为1亿6000万,活跃用户5000万。腾讯QQ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

作为一家专业的即时通信服务商,腾讯依托庞大的用户资源,利用本地化优势,将即时通信整合进多种通信平台(互联网、PC、手机、固话、家电及各种通信终端),并提供增值服务。目前,腾讯的业务线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无线业务,二是其他增值业务,三是企业服务。

腾讯公司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国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并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700)。

成立7年多以来,腾讯一直以追求卓越的技术为导向,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QQ超过4.3亿注册帐户的庞大受众群体现了腾讯对强负载大流量网络应用和各类即时通信应用的技术实力。

腾讯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QQ.com、QQ游戏以及QQ移动手机门户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我们有QQ.Com门户、QQ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年初收购的Foxmail电子邮件;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面,腾讯推出的个人博客Q-Zone将与我们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服务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show、QQpet(宠物)和QQGame(游戏)QQMusic/Radio/LiveTV(音乐/电台/电视直播)产品,另外对手机用户提供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在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专门为腾讯用户所设计开发的c2c电子商务的拍卖网已经上线,并和整个社区平台无缝整合。

因特网的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时间:20世纪60年代早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  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只提供终端  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  子网。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TCP/IP协议的诞生。

4、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因特网的发展史

(17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