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关于臭氧层变化及破坏的原因

1.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大气运动引起的大气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以及与臭氧生成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移动、输送都将对臭氧的光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臭氧的浓度和分布。

2.而化学反应物的引人,则将直接地参与反应而对臭氧浓度产生更大的影响。

3. 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大气中的臭氧可以与许多物质起反应而被消耗和破坏。在所有与臭氧起反应的物质中,最简单而又最活泼的是含碳、氢、氯和氮几种元素的化学物质,如氧化亚氮(N2O)、水蒸汽(H2O)、四氯化碳(CH4)、甲烷(CH4)和现在最受重视的氯氟烃(CFC)等。这些物质在低层大气层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在平流层受紫外线照射活化后,就变成了臭氧消耗物质。这种反应消耗掉平流层中的臭氧,打破了臭氧的平衡,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的增加.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有:

1、对人类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2、破坏生态系统。

3、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4、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

5、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善待自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与数量。相反,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臭氧层的作用,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共同维护地球。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好,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氯氟烃类化学物质,例如氯氟烃(CFCs)、卤代烷(HCFCs)和溴代烷(Bromine)等。

这些化学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后,被紫外线分解,释放出氯(Cl)、氟(F)和溴(Br)等元素,这些元素与臭氧分子反应,导致臭氧层破坏。

此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会导致气候变化,进一步影响臭氧层。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什么会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氯氟烃、四氯化碳、甲烷等物质,加速了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氟利昂为什么会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氯氟烃气体一经释放,就会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气圈的臭氧层顶部。

当氟氯碳化物漂浮在空气中时,由于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开始分解释出氯原子出来。

这些氯原子的活性极大,常喜欢与其它物质结合。因此当它遇到臭氧的时候,便开始产生化学变化。臭氧被迫分解成一个氧原子(O)及一个氧分子(O2),而氯原子就与氧原子相结合。

可是当其它的氧原子遇到这个氯氧化和的分子,就又把氧原子抢回来,组成一个氧分子(O2),而恢复成单身的氯原子就又可以去破坏其它的臭氧了。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破坏是什么意思

臭氧层破坏是指高空25千米附近臭氧密集层中臭氧被损耗、破坏而稀薄的现象。 臭氧浓度较高的大气层约在10~50公里范围内,在25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3毫米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了防护紫外线的屏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了调节气候的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造成健康危害;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的平衡等后果。

(12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