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都是什么官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都是什么官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都是什么官

以清朝官制为例:

1、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大学士兼直省总督;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2、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文职外官:各直省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武职外官:驻防将军、都统、提督、提督衔巡抚;

3、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副都统衔西宁办事大臣、副都统衔总管;

4、从二品

文职京官:各部院左右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各直省巡抚、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5、正三品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冠军使、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6、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7、正四品

文职京官:佥都御史、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8、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9、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10、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乾隆十七年后)、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11、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太医院左右院判、国子监司业、堂主事、各部院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12、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13、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各部院七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14、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15、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16、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17、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各部院九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18、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官员俸禄:

正从一品 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正从二品 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正从三品 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正从四品 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正从五品 俸银80 两 禄米40石;

正从六品 俸银60 两 禄米30石;

正从七品 俸银45 两 禄米22石5斗;

正从八品 俸银40两 禄米20石;

正九品 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从九品、未入流 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清代正三品 从三品区别

清朝三品有正三品、从三品。

清朝三品相当现代各部长级别。宣奉、正奉大夫,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上护军,为正三品。含中央、地方、军队三种类型的官员。

但是清朝是各部的二把手(侍郎)都升为二品官了,各地的一把手(总督、巡抚)也都是二品(甚至一品)。但是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一把手知府只有四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三品官只能说比现在的副部小,但比正厅大,因此,没有现在相对应的级别。

正三品:清朝官员等级第五级(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外务部左右丞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清朝官员等级第六级(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部级)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组织、后勤)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采购及交通运输部门)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具体来说清朝的文官三品相当于现在很有实权的省部级干部,武职三品则含金量远远不足。

文官三品中的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就是现在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监察部副部长、中央纪委的副书记,如果地方官员每年的意思都不够,他们就可以“不好意思”严查。

大理寺卿是最高法院院长,也是比较有含金量的官职。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这四个官职的含金量相对较低,是文治京官里比较有清望的官职。

正三品文职外官中的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就不用说了,都是地方上的实力派。

从三品中的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属于责任重大、表面光鲜的职位,掌管祭祀、皇帝出行等差事,出了差错可不是小事。军官有步军翼尉、 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武备院卿、参领。 城守尉、参将。

清代政治体制规定,在朝廷中有正式职位的官员要穿着补服,全套的补服由帽、外衣、朝珠、朝靴等等,官员的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

清代三品文官官服的品阶标识,补子前后成对,前补子分为两半,后补子为一整片。三品文官补子的图案是一只孔雀,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武三品补子为豹。三品官员使用的是蓝宝石。文武三品、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中饰小红宝石1颗,蓝宝石冠顶。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哪个大

从官衔上说一品比三品大。

1、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大学士兼直省总督;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外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2、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文职外官:各直省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武职外官:驻防将军、都统、提督、提督衔巡抚。

3、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副都统衔西宁办事大臣、副都统衔总管。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从二品和正三品是什么区别

从二品比正三品职位高,但不一定权利大,具体看什么官职。

从二品:上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雍州牧、金紫光禄大夫

正三品:大将军、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官尚书、度支尚书、工部尚书、太常卿、光禄卿、卫尉卿、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纳言、内史令、左卫大将军、右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左武候大将军、右武候大将军、左领左右府大将军、右领左右府大将军、宗正卿、大理卿、鸿胪卿、司农卿、太府卿、上州刺史、京兆尹、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一品、二品、……九品都是什么官

明清两朝官位

明清官职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各省通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顺天府应天府推官。(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外府推官、(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清朝一品二品三品

(387)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